联系我们

仁寿县文化馆

地址:仁寿县仁寿大道延伸线(新一中旁)

联系人:彭老师

联系电话:028-38275081

传真:028-38275081

邮箱:2869198520@qq.com

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保护 > 返回上一级

仁寿曹家手工梨膏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0-23 23:31 点击次数:

 尽管中秋已过,天仍然闷热。好在如今的仁寿县曹家乡植被之好,我们跑了大半个乡,满眼都是绿色,到处一片葱茏,完全看不到裸露的土地。走在山野之间,清风徐徐,空气清新,真有点心旷神怡。

参观了梨园,体验了摘梨,观赏了老梨树,走访了种梨人和专业合作社,我们回乡政府座谈交流,市政协文史和文化界的委员为曹家乡打造梨文化建言献策。气氛很宽松,交流很随意,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大家都很兴奋。乡党委书记余皎说,这里很多人家会做梨膏糖。手工熬制梨膏糖?这个好啊!我们一行都是搞文化、文史工作的,对此非常感兴趣。市政协委员彭蜀宁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这个可以申报非遗的,并把申报非遗的要求作了介绍。

现在正是梨子丰收的季节,于是我们决定去农家看看梨膏糖是怎么熬制的。余皎打了几个电话,大概对方都说会熬制的人不在家,看不到现场制作。于是,我们建议,找个熬制过梨膏糖的农户,实地去走走、看看、问问。

把车停在梨园村南干渠边,走过渠上的独拱石桥,跟着带路人,沿着米把宽的山间泥路爬山,泥路很湿,路上落叶腐烂,有点阴暗和滑溜。太阳不明,但烘得满身是汗……到了一户高姓人家小院,满墙壁吊的金黄玉米格外引人注意。男主人一个人在家,他抱出一个装满梨膏糖的大玻璃罐,接开盖子,一股甜香飘出来,我埋下头深深吸口气,好香浓啊。他拿来碗和一个大勺,从罐子里舀梨膏糖,梨膏糖特别浓稠,色泽红亮。我问他这里面加了什么,他说,就是用梨子汁熬的,熬的时候只加贝母,除了什么也没加。所以梨膏糖有清肺、润肺和止咳的功效。我们提醒余书记,赶紧申报非遗,赶紧注册商标。

我们问,梨膏糖卖不卖,多少钱一斤。高老伯说,一般都是熬来自家吃的,没有卖。如果卖的话,40元一斤。40元一斤?好像有点贵。我们问,多少梨子可以熬一斤梨膏糖,高老伯说,一般100斤梨子熬制2斤梨膏糖。噢,这样看来,40元一斤,本钱都不够啊,应该100元一斤。刚才走访农户,听专业合作社的人介绍,商贩到村里收购鲜果的价格是两三元一斤,就算两元一斤,100斤梨子卖鲜果也要卖200元钱,熬的时候还要加贝母。而且听高老伯说,熬制梨膏糖要近10个小时,非常费工夫。摘梨,清洗,刮丝,榨汁,加贝母、熬汁,熬糖,冷却,装瓶……好多道工序,好费时间的。

我们问高老伯,谁教他熬制梨膏糖的,他说他的父亲。“你父亲又是谁教的呢?”他用笑来回答,他知道我们是故意逗他的。这种技术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梨园村为什么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会熬制梨膏糖?这要从曹家乡种梨的历史说起。位于龙泉山脉尾端的曹家乡,有悠久的种梨历史,目前全乡两万多亩,是眉山市最大的梨园。据《四川梨志》记载,曹家乡有400多年的种梨历史。余皎说,100年老梨树7000余株,300年以上的老梨树1000多棵。我们去看了几棵三四百年的老梨树,一棵树老得树身全空了,还有一棵老得只剩下两片树皮了,但居然青枝绿叶,居然挂满了果,实在让人惊叹!

曹家乡的梨皮面光滑,果质细嫩,果肉香甜化渣,果核极小,而且清热解暑,清心润肺,因此曾经是朝廷的贡梨。以前交通不发达,梨子卖不出去,又吃不完,所以聪明的曹家人便将梨子熬制成梨膏糖,装在陶瓷罐里慢慢吃。现在水泥路村村通,新修的中曹大道宽敞明亮,梨子不愁运输和卖了。但品相不好的梨,卖不出好价钱,烂了又可惜,于是人们沿用祖上传下来的办法,将新摘的梨熬制成梨膏糖。

正是梨子收获的时光,不去曹家走一走,吃几颗脆生生、水汪汪、甜蜜蜜的梨,尝一口红亮亮、香甜甜、满口生津的梨膏糖,实在遗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