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仁寿县文化馆

地址:仁寿县仁寿大道延伸线(新一中旁)

联系人:彭老师

联系电话:028-38275081

传真:028-38275081

邮箱:2869198520@qq.com

当前位置:主页 > 非遗保护 > 返回上一级

仁寿抬工号子 吼起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0-07 23:33 点击次数:

“我早上5点多钟就坐车从眉山赶到成都,上午去金沙遗址博物馆东大门外青羊大道观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幕式和‘天府大巡游’,吃完饭就到这里来等着开馆看咱们仁寿抬工号子的演示……”台上,仁寿汪洋抬工队的老人们唱起抬工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台下,74岁的朱明富大爷越听越激动,禁不住跟着和唱起来。

 

朱大爷是东坡区人,常年跟随女儿住在北京。他头几日得知眉山有非遗项目要参展时,便专程从北京赶了回来。“年轻那会儿建水电站时,我就唱《抬工号子》鼓舞大伙生产劳动。没曾想那时鼓舞士气的抬工号子,现在被评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已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对仁寿抬工号子登上了大雅之堂,朱大爷既感到意外又颇感欣慰。

 

这次,参加“非遗”的仁寿抬工号子队员共有8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出生于汪洋抬工世家。蒋学友是第五代抬工传人,在东风渠干了10年,在黑龙滩干了7年,打石头、修渡船,都是由他吆石号子,没有一处不留下他的嘹亮的号子声。

 

据了解,8名抬工中有一半人参加过当年黑龙滩水库修建。他们说,修建黑龙滩用的300多万方条石,全是靠数万名抬工抬出来的。这些抬工有的弟兄打伙,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成为名播乡里的抬工世家。

 

60多岁的杨义达,在农闲时自己还整理出了近三百多首抬工号子。“现在都是机械施工,用不着吆喝号子来协调步伐。我把本地历史与风土人情编成的抬工号子整理出来,就是为了把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唱下去。”

 

在现场,部分参观者们对这次抬工号子只演唱的方式表现出了一点遗憾。首届“非遗”博览会上抬工号子在离地60公分高、宽38公分,长26米的木板上表演的“莲花现墩”、“青蛙晒肚”、“倒挂金钩”、“雄鹰表翅”等高难动作,让他们至今还念念不忘。

 

“非遗”产品展销

 

“味道”好极了

 

“给我来10盒芝麻糕”、“给我来一箱丹棱冻粑”……在眉山馆的产品展示展销区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裕泰乾马氏芝麻糕、洪雅雅妹子风酱肉、丹棱冻粑受到大家的青睐。

 

裕泰乾马氏芝麻糕传承人马自生,对百年老店马氏芝麻糕能够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进入“非遗”展销会场感到由衷高兴。他说:“我作为马氏芝麻糕的第三代传人,感到非常荣幸,通过这次展销会,对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和市场拓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来自重庆的王女士用塑料口袋装了五大包丹棱冻粑,“把这些冻粑带回去给亲朋好友,让他们尝尝眉山味道。”王女士说。

 

此次博览会中,眉山馆展区受到参观者好评如潮。有人说:展区布置精美,富有地方特色,充分展示了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神奇魅力……

 

为组织好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市文体局从5月初开始准备,5月底组织相关单位进入展览会场布展。在眉山馆5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通过图片展览、图像展映、实物展示、传承人制作表演、产品展销等形式,分别以音乐类、民间技艺类、民俗类三大类,按“非遗”保护的分类法展示。

 

“眉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3个,其中被列为国家级的1个,省级的4个。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市文体局调研员王晋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