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抬工号子被四川省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虞丞抬工队应邀参加上海基尼斯大世界的世界纪录挑战,128人的抬工队伍顺利完成测试,一举打破基尼斯纪录;2004年,虞丞乡抬工号子队走进中央电视台,参加“想挑战吗”栏目,9名虞丞乡抬工队员唱着古朴的《十月望郎》,抬着两位体重达160多公斤的“新郎”和“新娘”在3分钟之内走过了长25米、宽0.4米、离地1米、上坡下坎90度拐角的独木桥,以最高难度挑战成功,高超的绝活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仁寿抬工号子的发展和它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仁寿县地处丘陵,没有可以通船的河流,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交通运输处于天然的劣势。路不通就肩挑,久而久之,抬工便成了一种职业。为使抬工们上下肢、肩及全身的动作统一协调,大家唱起了号子。这种歌唱的形式后来逐步发展成一种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民间艺术形式,代代传承。
根据方言的不同,仁寿抬工号子可以分为西北、中部、东南三支。虞丞乡、汪洋镇、富加镇、宝马乡、始建乡、文宫镇等乡镇被仁寿县政府命名为“抬工号子之乡”。抬工号子形成的初始阶段没有实际的内容,只是一些调整呼吸的语气词。后来,抬工将自己的生活现实和生活理想融入了抬工号子之中,可以说,抬工号子既有保持原始风貌的一面,也有与时俱进的一面。仁寿县修建黑龙滩水库,几万名抬工上工地,抬条石砌大坝,建渡槽,劳动的过程中也留下了这个时期的号子。
抬工号子具有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的价值。同时,这一种劳动号子大量融入了民间歌谣,具有民间文学的价值。抬工作为一门专门的职业,有其操作难度,将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然而,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抬工这种职业也迅速地进入到消退期,目前抬工只能在农村的丧葬仪式上出现。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抬工号子是什么都不晓得,何况对外行来说,号子的唱腔既难懂又难学,大多不愿意学。但对我们来说,抬工号子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还具有综合的、多方面的价值,我们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抬工号子。”有40多年抬工经历的王俊清说道。